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港岛旧事> 64 开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 开工(2 / 6)

这周,陈立出院回到警署复职,短期内的小伤,鬼佬也不至于一个动军装组长。

油麻地鬼佬也跟潮汕帮合作多年,有盘根错节的关系,若非潮汕帮自己挺不住,是不会向潮汕帮的华人下手。

在陈立病伤期间,军装警长的公务,一面由曾探长兼管,一面由何定贤负责,曾探长兼管官面上的事情,如会议,训话等,何定贤管灰色下的工作,例如组织巡检,收取规费。

十来天的时间里一切有条不紊,同时跟船前往海外的“报纸宏”带着一百吨木料回到港岛。

这一百吨木料足够的纸厂现有产能,生产几个月时间,就算加班加点也能撑上两个月。

木料的原树为东南亚桉树,进口价格接近五十块一吨,整整一百吨也就五千块,算上船费再加两千,一共七千,相比于港岛本地木料要便宜三分之一,再算上港岛即将上涨的木料价格。

再算一吨木料打成木浆,以现有技术、机器,可以生产出五万张白报纸,换算为五百刀纸。

五百刀纸就能卖出一千块港币,加上人工成本,运输杂费,一吨利润不到六百,每个月按五十吨产能计算,共会产生三万港币的利润。

干实业最正确的一点就是,人工成本大过原料成本,所以,原料成本一点点地上涨,就会瞬间压垮工厂利润,要是地区经济不好,工人甘愿减薪还好,如果地区经济没问题,工人马上跑路,工厂就会倒闭。

“别看一个月三万的利润小,在一个行业成本上涨的同时,能够找到利润点,马上就能形成优势席卷整个行业,在短短一两年内迅速扩大。”

何定贤在码头看着工人把木料运上板车,吸着烟,感觉更有底气了!

邹怀文推推眼镜,看见工厂的货在船上下来,觉得未来港岛商界必将有他一席之地。

“老板,你把水路、原料都打通后,工厂根本不需要降价,只需要维持市场价,就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