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奸雄天下> 第865章 种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5章 种人(1 / 6)

这是一道不算复杂的数学应用题,假设一个男子在其一生之中可以拥有四个健康的后代,其中两个是儿子。再假设一百年内十万名身体健康壮年男子可以传承三代。那么这十万名男子在百年之后可以拥有多少儿孙?

答案是八十万!如果考虑到女性后裔的数量,这个数字还要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起码就是一百六十万。再估算一下百年之后,这一百六十万人还在世的父母和祖辈。十万男子在百年后完全可能变成两百多万人!如果在这百年之内,还会有新的人口加入,或者是人口的出生率还要更高一些。那么这个数字达到三百万也是有可能的。

三百万人在西历的1372年,基本上意味着一个相当大的族群了。足够填满小亚细亚半岛和君士坦丁堡周围地区。从而成为欧罗巴和西神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道数学应用题在后世的历史和政治学中是非常有名的,名叫“朱四九计划”。提出者自然就是被后来雄霸欧罗巴的大清帝国尊为太祖皇帝的朱四九。如今的清国王朱四九!

他治理封国的办法倒也简单,就是两个:第一当然是军民一体的八旗制度——这个制度在后世中国人眼中往往意味着落后,实际上也谈不上落后先进,只是适用不适用而已。

八旗制度在满清入关之前,还是很好的提高了关外各种鞑子的组织成度,将之和一部分关外汉人结合,变成了一个亦盗亦民的强盗团体。

或者说的好听点,八旗制度对于提高农村组织度而言,效果其实是不错的。在后金统治下的辽东各种鞑子都被纳入了八旗组织之内,出则为盗。入则务农,盗农合一。将组织松散的明朝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这套制度只适用于社会分工比较简单的农牧业经济,除了种地放牧就是当兵打仗。和秦国兴起时候的“耕战政策”有点类似。不过在满清入关夺取天下之后,这套体制就不适用了。旗人入关后都集中在了北京。少数出镇几个大城市。基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