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新明朝> 四百零六章 整饬盐法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零六章 整饬盐法事(1 / 5)

当夜住在邵伯驿,凤阳巡抚杨负杨中丞独自静坐、思索,重新进行各种定位。现在核心问题只有一个,他能否驾驭上可通天、下可贯地的李佑?

沉思良久,他总结出两点:第一,李佑不是自己的亲友晚辈,不是自己的门生故吏,更不欠自己人情。所以从人情和道义上,自己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制约李佑。

第二,李佑的前途并不依赖于自己,自己可以跟着锦上添花,也可以跟着落井下石,但很难真正左右李佑的升迁流转。所以个人际遇上,自己同样很难制约李佑。

杨抚台想明白了这两点关键之处,便可以得知,他驾驭不了桀骜不驯的李佑。驾驭不了李佑,那么李佑所掌握的迎驾事务,肯与他分一半羹么(是一半不是一杯)?

虽然李大人的各种投靠姿势看起来相当美好,表现出来的诚意可谓十足十,甚至把他迷惑到眼花缭乱。但终究改变不了上述的本质。

与其说李佑主动投靠,还不如说李大人是前来投机的,或者说利用自己罢。杨抚台甚至想象得到,李佑扯着自己大旗不禀报便肆意妄为,而自己又被迫屡屡为他扫尾的窘迫局面。

李佑与罗参政相比,真是两个极端,一个才干出众、手里有干货却不可靠,一个才具平平、乏善可陈却相对可靠。

杨抚台又将幕僚徐树钦招来商议。这徐树钦京城人士,年轻时喜好游历,见多识广,后考了两次会试都落榜,便随着杨抚台为幕,甚得看重。

听了东主几句,徐树钦便道:“明公所虑,正是我所思也,方才略有所得,以供明公参详。在下想来,这李佑从各方面而言都是非同寻常的人物,所以不可等闲视之。明公不妨换一种路数。”

“如何换法?”

“明公心中有所思时,不必将李佑当下属看待,稍稍等量齐观,至少要将李佑与盐运司放于等高的位置。”

杨抚台哑然失笑:“你说让本部院以平等身份看待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