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新明朝> 四百一十七章 横生枝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一十七章 横生枝节(1 / 4)

天下巡抚共有二十几个,官场专家研究巡抚时有按辖地分类的,有按管事分类的,但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则是,看该巡抚有没有“提督军务”这个差遣。

加了提督军务的,能总管一方军务,可以称为军门;不加提督军务的,就只是个大一号的布政使而已。

凤阳巡抚杨抚台的官名就有“提督军务”四个字,所以他对江北地区的守备司营兵、卫所军户和海防道具有最高指挥权。

现在杨抚台则动用自己的指挥权力,派标下中军官带着令箭到了公馆,命令扬州府守备司营兵回营休整,不要跟着李佑与南京来人作对。

之前李大人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如何应付南京方面,根本没有预料到杨抚台突然出手打了他一记闷棍,一时间错愕异常。

若营兵都奉巡抚之命撤走,那李佑身边就只剩几个衙役了,和单枪匹马也差不多,如何能从南京数十官军手里抢人?

回衙署里拉起数百衙役壮丁再来动手?那巡抚照样可以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巡抚标营护送南京这批人离开扬州。

难怪张言与周怀这二人抓了金百万,不迅速逃离扬州,还敢好整以暇的继续驻在公馆,果然是有依靠的。

再如果南京方面已经知会了他的上级巡抚,然后才收押金百万,那么从道理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他李佑反而有点无理取闹的意思,没什么理由去抢夺审判权,特别是此人还是他老丈人的情况下。

这急转直下的形势令人十分恼火,原因全在于军政一把抓的杨抚台突然下黑手,李佑对杨抚台的恨意瞬间涨到满点。

李大人心里嘀咕几句,事先不是有所缓和了么?自己连总商和盐业公会的事情都已经禀报给他,准备通过他向朝廷奏请,怎么忽然又翻脸?

官场中人变脸很常见,为名也好、为利也罢,起码都是有迹可循,可以理解的。哪有像杨大人这样完全没有原则和规律,全凭着一时心情忽东忽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