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136章 女叔齐的雄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女叔齐的雄辩(3 / 4)

终南等名山,都是九州境内的险要之地,但这些地方可从来都不是由一个姓氏连续统治下来的。而我们晋国的北方也确实是良驹甚多,但那一带在我晋国统治之前,也没个像样的国家。所以,由此可见,险要的地势以及马匹众多的地利,这两个条件并不能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所以,历来各国的国君,一定要修养仁德用来祭享神灵并安抚好黎民百姓。侯却还没有听说过一个国家的基础是要依靠地形险要和马匹众多的!”

“另外,君上所谓‘邻国的患难’,那也是靠不住的。有的国家患难很多,却反而能够巩固这个国家,而且日后还能开疆扩土,增添民众。而有的国家,始终是处于没有患难的境地,但最终大都丧失了国家。像这样的事情,自武王分封天下以后,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故此,为什么要因为邻国的患难而感到高兴呢?”

“想当初,齐国的公孙无知为夺取政权,齐国由此而发生了内乱,但也正因为由此,因而有了之后齐桓公的崛起,以至于齐国到现在还在依赖着桓公的霸业。而再看看我们晋国,当年里克,丕郑为乱,但最后却让我晋国最终得到了先君文公的霸业,以至于我们晋国时至今日,仍然是这天下的盟主。所以别人的患难,是不值得我们高兴的。”

“君上若想只依靠此三者,却不想着去修养政教仁德,又如何能够复兴我晋国之霸业呢?”

“所以,还请君上答应楚王子围会盟的请求。君上若还是想不通,就不如想想为何商纣王如此荒**乱,周文王却反而要与之和善友好?殷商之所以灭亡,姬周之所以兴盛,想通了这些就该明白,做天下之主的,却哪里用得着去争夺诸侯呢?”

女叔齐对晋侯的三点进行逐条反驳,当真可谓也是字字珠玑,句句在理。饶是李然闻声也是不由叹服。

孔子虽尚未“修炼成功”,仍在钻研德仁的路上。然女叔齐的这一番话,却已可堪称儒家治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