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15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5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2 / 17)

皇帝是吃不光八个菜的,如果在议事的时候,就会赐给大臣吃,如果是单独办公,则赐给宫人吃。

这种赐,不是皇帝扒拉完了,吃剩的给谁,而是直接赐给他,皇帝是不动的。

宫中带头,不浪费粮食,朝堂中的官员也要上行下效。

景泰四十二年,就有官员明知故犯,从脏水桶里查到了大量食物,老皇帝直接革除官职,永不录用,其家流放苦寒之地。

所以,节约风气从当时就树立起来。

大明是一个极度缺乏耕地、极度缺乏粮食,甚至缺乏水源的国家,这片土地供养人口的极限是25亿,可大明超过红线十五亿人啊。

固然能维持住房价稳定增长,弊端则是,粮食根本不够吃。

随着藩国人口增长,出口的粮食越来越少,大明刚需的粮食进口则越来越多,刚需肉食也越来越多。

而真正的吃粮大户不是人,而是畜生,畜生吃粮食长大,人吃肉变肥。

景泰六十年,朱见淇曾带头吃鱼,鼓励民间多吃鱼,以鱼肉代替畜肉。

效果寥寥。

大明虽沿海,却不是一个海洋国家,一个标准的大陆国家,对海洋生物具有天然抗拒和恐惧的。

野生海鲜,老百姓都不爱吃。

可养殖海鲜,老百姓却欣然接受,因为重腥味被去掉了。

很多海鱼,在大陆卖得都不好,沿海城市百姓还挺喜欢的,内陆城市百姓就不喜欢了。

大明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天然渔场,北海道渔场。

只要肯捕,足够供应全国人吃的海鱼。

可百姓不爱吃就不买,商家赚不到钱,海捕业得不到发展,反倒水产养殖业比较火爆。

别看内地百姓不爱吃海鱼,但都乐意吃螃蟹和大虾,所以就出现了洞庭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鄱阳湖大闸蟹等等河蟹,水产养殖业最火的就是养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