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全职中医> 第160章 中医的根基(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中医的根基(下)(2 / 4)

,在细节中,就有可能找到治病的道理。”

“中医重理而不重药。”

说到这儿,方彦再次在黑板上面写了几个字:“这就是我给大家说的主次之分,明理才能治病,能辨明病因,治病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一定拘泥于药石,到了一定境界,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飞花落叶皆可伤人。”

说着方彦又道:“不少同学都应该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大本营,是中医主要的纲要书籍,是学习中医的人必看的,但是如果详细了解过《黄帝内经》的人应该能发现,《黄帝内经》的全部经文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经文都是来诠释理法的,真正公开药方的文字还不到百分之一。”

“药可以变,方也可以不同,但是理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可以做到一人一方,或者一病多方的原因。”

“呼!”

吕丰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黄教授,我算是明白你为什么对方彦这么有信心了......”

只是一番讲解,吕丰民就听的感触颇深。

方彦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深奥,大多数人可能都懂,但是系统的总结出来,能说的有理有据,是需要一定的本事的。

像一些名言,这个人能说几句,那个人也能说几句,可要连在一起,讲明道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讲台上,方彦继续讲着:“还有中医中的阴阳五行,很多人都不明白,都不懂,这些也要从天地自然中去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说着方彦一指窗外:“就像是我们都知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变天,就有可能下雨,也有可能打雷,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想,阴气和阳气碰撞会发生什么,阴阳不调和阴阳不和会导致什么?”

“我也是从咱们学校毕业的,我上学的时候,学的东西和大家一样,那时候学校的老师分析方剂,分析病案,有人能答出来,都觉得很了不起,很长面子。”

“剂量的使用,药方的组成这些我们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