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第1021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顺手挖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1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顺手挖坑(2 / 4)

崎岖地势的村民,一律搬迁到平坦的地带。”

“我们配套的中学、小学、医院等设施,要相应地建设好。土地的分配上要落实,统一调配,做好矛盾处理。”

“雇佣当地村民,将城镇之间的水泥路进行修筑。”

“不要舍不得钱!”

与后世备受争议的“集村并镇”不同。

糜竺现在将偏远村落的百姓统一搬迁到平原地带,重新规划城镇,然后建设新式的水泥房屋、学校、医院等设施。

这些百姓分散,为的就是偏远地带的几亩薄田。

并入城镇之后,带来的乃是生存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口集中提升劳动力与消费市场。

这是一种特殊的基建工程。

后世的集村并镇矛盾在于田地与补贴不足。

现在不一样,大徐境内的土地都被糜竺以赎买、强行收购的方式从地主、世家中收了回来,集中在国营农场手中。

糜竺只需要将国营农场的土地划给百姓即可,不存在土地纠纷。

至于钱……糜竺现在是强行给百姓们塞钱了、塞东西了!

可以看看糜竺的经济模型:

从东夷、南越获得黄金白银→基建工程→百姓获得承包商的工钱、土地、商品→商业繁荣度提升→大徐税收。

这金银是明显向下流动的。

“我们的电力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为偏远地区进行输电,集村并镇有利于我们大徐百姓提早享受到这种文明之光。”

“那些贫瘠的土地,荒废就荒废了!”

“等我们未来人口多了,再继续开发。”

糜竺对此认识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推行三国版的“城镇化”就是要拉动大徐内部的经济活力,惠及百姓。

嗯,按照糜竺利益最大化的习惯,他当然是还做了其他的计划。

糜竺向贾诩招了招手。

贾诩连忙是将附耳过来。

糜竺小声地对贾诩说道:“我预测孙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