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安西兵日记> 第59章乌兰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乌兰县(1 / 4)

两国边境动辄长达几千里甚至万里,防守这么长的边界,唯一的办法是在前方交通要道修筑关城要塞烽火台,驻守少量兵马用以预警,防止小规模袭扰,迟滞敌军进攻,为后方大军调动争取时间。

前沿设立的据点越多,防线越严密,当然了,成本也更高昂,所以绝大多数时候要做出取舍,盯防重点区域,放弃偏远荒凉的地方,而对于小股人马的渗透,一直以来都十分无力。

像烦了这种单人快马穿过边境,别说绕小路,就算走到堡寨附近,只要不进入弓弩射程,不是特别倒霉被围住,吐蕃人拿他也没有太多办法。

自白山镇沿小路绕行,小路意味着偏远,路况崎岖和水源补给困难,对大队人马是大事,对他来说倒问题不大,到第二天傍晚,已顺利到达黄河岸边。

分辨一下方向,河水流向正北,这也意味着身处乌兰县以北的黄河西岸(黄河自南来,到会州转弯向西,至乌兰县再转向北),正值枯水期,河水清澈平缓,高处眺望四下无人,他决定先过河再说。

不知道乌兰县是否还在安西军手里,如果鲁豹没顶住吐蕃人反扑已经弃城退守,对岸便是敌占区,傍晚过河遭遇敌人的概率更小。

收拾好衣物行李,抓着巴扎尾巴慢慢下到河里,越往前走水越深,慢慢到达胸口,烦了打个激灵,“真特么凉!”。

再行几步水深已经没顶,巴扎水性娴熟,昂着头奋力向前,他也死死抓住它尾巴向前游,好在水深处并不宽,时间不长已然触地。

打着哆嗦爬上岸,顾不得收拾,先提刀去往高处查看四周,未看到堡寨和人影,却发现一些蹄印和马粪,看干湿程度该有两三天。

河岸不缺枯草,找个地势凹处,待天色完全黑下来,点起火堆烘烤衣裳行李,吃了些泡过水的面饼,靠在巴扎身上舒了口气。

边塞之地,单人独骑,在这黄河岸边,静夜无人,看着星斗漫天,烦了不禁诗兴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