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4章 《大秦之裂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大秦之裂变》(2 / 4)

“你们俩孩子,真的是……”

杨霞不支持,但也不反对。

方红笑道:“妈,等我学成了,一定亲手给您设计一身,然后给您用缝纫机做出来。”

“别给我设计,我可不穿!”

看着方红和杨霞新老思想的对撞,方言马上想到了“改革”,拿上包,回房间。

如今的改革文学有一套公式化的基本框架,就是大刀阔斧的开拓者,跟顽固的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最后排除万难,取得胜利。

但这么写,很容易触线。

方言要做的,就是只谈“改革精神”。

而且不写现在,沈雁氷教过他一手——

议古论今,以史鉴今。

比如《甲申三百年祭》,不能学做李自成。

方言也打算从华夏漫长的历史中,找出符合“改革精神”的古代变法改革的例子。

拿起笔,唰唰地在纸上写着:

管仲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雍正改革……

这里面,他首先划掉了“管仲变法”、“李悝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这些变法不是没有可以参考的作品,就是没有改革成功。

既然要歌颂改革精神,当然是要成功的。

“雍正改革,那就要写《雍正王朝》。”

方言思考了一会儿,暂时搁在一旁。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虽然都很精彩,而且第一次出现“九子夺嫡”、“九王议政”的故事,但就是因为前面的权谋政斗太精彩,掩盖了雍正的改革,越看,反而越觉得憋屈。

把后期的雍正塑造得有点弱势,过于孤独,有一种一个人跟整个世界对抗的感觉。

不过也可以理解,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难度一个比一个大。

下一个,就是张居正变法。

写张居正,光一个《万历首辅张居正》显然不够,必须把嘉靖朝留下来的烂摊子写清楚,不然,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