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一百一十五章 翻译趣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章 翻译趣事(2 / 4)

“读的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不等于敏回答,于敏身后的人回答了他的提问,接着那位同学幽幽道:“不过,今天的阅读环节已经结束了。”

“啊,是这样吗?”姜玉楼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半晌,他又评价道:“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

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这时,有人问道:“姜同学,你看得懂《简·爱》的英文原著吗?”

旋即,又有人抱怨道:“是啊,我觉得看外文小说还是要看原著,翻译本怎么说呢,感觉……很别扭。”

姜玉楼笑着回答了第一个人的问题:“我的英语可能比较一般,但是普通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

他接着又道:“有些同学认为看外文小说要读原著,不看译本,我认为这是小说的译者没有做到信达雅所致。”

“信达雅?”许多学生疑惑道。

姜玉楼没有回答同学的疑惑,而是看向了自己的舍友,“徐向东同学应该知道吧?”

徐向东点点头,他家世代做翻译的,自然懂翻译界的规矩,于是他便解释道:“咳咳,“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通俗地讲,译文要符合汉语的特点,注重一句话的完整性,即内容、结构、文采,也就是内容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顺畅,语言载体的文采文学性。”

众人有些懵懂,对于他们来说,信达雅的境界过于高深了。

就他们这帮大一新生的水平而言,能读懂英文原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