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我不是刘封> 第107章 叔侄释嫌,刘备方面的部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叔侄释嫌,刘备方面的部署(2 / 6)

来私下解决,而非在门外吵闹徒惹邻人笑话。

昔日。

二叔本在樊城势如破竹,却派廖主簿呼小侄出兵,这是在白送战功给小侄;二叔有袒护之心,小侄又岂能坐视荆州安危于不顾?

还请二叔恕小侄往日无礼,今后小侄当与二叔同舟共济,同佐父王,不负父子兄弟之谊。”

刘封说得巧妙,语气也是真诚无比。

既表达出了刘备跟刘封父子间的信任,又表达出了刘封今非昔比,已然知事。

一声声真诚的“二叔”和“小侄”,也听得关羽极为舒坦。

至于当初是否真有让刘封立功的袒护之心,只要关羽不澄清,那就是有。

关羽也不是一点情商都没有的傻愣子。

刘封在私下里都将这话挑明了,即便刘封的话中有一部分都是瞎猜的,关羽都得视假为真。

有时候,说假话不一定是坏事,亦可能是给彼此一个台阶。

看着眼前成熟稳重与八年前入川时截然不同的刘封,关羽也不由心生感慨:“贤侄能晓兄长难处,关某甚是欣慰,若兄长得知贤侄在荆州诸事,定也会为贤侄而骄傲。”

听得关羽对自己的称呼由表字变为贤侄,刘封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

有关羽这声“贤侄”,哪怕今后明面上关羽依旧怒喷刘封为“螟蛉子”,刘封也不会有半分在意。

不过是演戏给人看罢了!

叔侄释嫌。

这后面的话,也就更容易洽谈了。

刘封又提到给刘备送战报的事,道:“半个月前,我派人走武陵郡绕山路去秭归送战报。倘若一路顺利,战报送达时,父王也应该抵达秭归了。

父王若得我战报,必会设法牵制宜都的陆逊,让其不敢轻易撤兵;趁此机会,或可骗吓孙权,兵不血刃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