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我不是刘封>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2 / 6)

再拿陈寿那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以及“韩信能定三秦诸葛亮到不了长安”来否定诸葛亮的隆中对。

然而在刘封看来。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在古今奇略中也是前十的存在。

任何的奇略都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就是关公战秦琼胡扯八诌。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刘备年近半百、髀肉复生、创业破产、寄人篱下。

而刘备的诉求是:匡扶大汉。

几乎要啥没啥,你说你要匡扶大汉?

这活儿也就诸葛亮敢接!

然而。

仅仅十年出头,刘备真就跨有荆益三分天下。

哪怕是史载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败走夷陵后,诸葛亮依旧还能维持国祚四十余年。

足见隆中对的战略价值!

要刘封说:陈寿一个整理史料的史官,懂个锤子的奇谋将略。

凭借收集的地图以及在荆益多年的实地勘察,刘封将《隆中对简图》不断的细致完善,具体到山水、重镇、险关等,又勾勒了行军路线、兵力部署等。

一直画到申时,才将图画完。

刚停笔揉了揉脖子,一个温润如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公仲对军师横跨荆益的构想,理解颇深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刘封连忙起身问礼:“孩儿见过父王。”

说话的正是刘备。

在召问完官吏后,刘备就起身来到院中。

见刘封正专注的画图,刘备又屏退了左右,静静的来到刘封身后注视。

中途还给刘封递了水囊。

刘封只当是寇安国在身后也没注意,直到刘备开口才反应过来。

瞪了一眼院门口的寇安国,寇安国向刘封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不要怪安国,是孤让安国不得声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