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奇门相师> 第二二三章:山中突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二三章:山中突变(1 / 5)

“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钟院长差点被秦学兵气死,把烟头掐灭,吼道:“我说的是黄帝发明了壁画上的这种建筑,什么时候说黄帝发明了建筑?你小子出去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的,老头子丢不起这个人。”

“咳咳……”

秦学兵尴尬地咳了几声,讪讪一笑,说道:“是我耳背,您老人家继续,我听着呢。”

“记住‘黄帝作宫室’这五个,是说黄帝发明了这种建筑。”钟院长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黄帝时代的居住建筑有一个质的发展。黄帝在北方土木结构的住室习惯上,将住室进行分室建筑。

在黄帝以前,村落已有一定布局,如半坡、姜寨遗址,中央是广场,四周有很多房屋环绕。但各读力的房屋内部则不分间。而黄帝对原有住室进行改进,实行分室分间。

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黄帝时代,人们营造房子有半地穴式,有地面建筑,有圆形房子,也有方形房子,房屋结构有单间、套间或单间排房。营建房子已经会立架梁,墙壁是木骨泥墙,室内一明两暗。

这种建筑模式,奠定了五千年以来具有民族风格的民居建筑基础,它是中华民族建筑的鼻祖。

零二年在灵宝发现一座建筑面积达五百多平方米的大型房屋基址。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座传统的廊回式古典建筑。该房基设计准确,气势宏伟,在时间总跨度约两千年的整个仰韶文化中所见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规格最高。显然这不是普通的民居型房屋而具有殿堂姓质,专家认为它将使人们对距今约五千五年以前的仰韶文化中期(与黄帝时代约同时)建筑技术成就、居住形式、生产力水平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估。

该房基位于灵宝铸鼎原一带西坡遗址的西北部,整个基址坐西面东,室内使用面积204平方米,建筑面积516平方米。它以弧角近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围以回廊、斜坡式门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