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锦衣风流> 第六百五十二章 秦淮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二章 秦淮轶事(2 / 5)

寸之间腾挪辗转,甚至传言她可做掌上之舞。秋月楼的管妈妈曾自豪宣称,顾怜怜的舞技得过高人相授,据说是传自于唐代公孙大娘的弟子。

水月楼的孟晓晓善通音律,她所谱写的数十首曲子流传甚广,她人所不能及。而她同楼的姐妹郑蓉儿姑娘擅长的是演奏,两人可谓珠联璧合,成为水月楼赖以自傲的一双头牌。

怡红轩的赵雅芝善于书画诗文,是远近出了名的才女,很多名句经典得以传颂,南京当地才子文人们都自愧不如。……万芳阁的孙燕燕有着一副好嗓子,唱起曲词来会教人如痴如醉。……凭栏居的郑佩佩棋中圣手,在方寸之间黑白之地曾教本地乃至江南的国手们铩羽而归……

总之,凡此种种,周围的人聊得如数家珍兴致勃勃,宋楠也算是大开眼界,没想到青楼这样的行当里,居然也有这么多的讲究,出了这么多的才女。

宋楠不禁感叹不已;在这里,这种行当风雅之极,从业之人的素质也高到离谱,而几百年之后的后世,物质科技比这里发达何止万倍,但同样的行业,同样的从业之人,相差何止天地之别。

后世人们去逛这样的地方也根本不是为了看什么技艺,只是为了发泄.**而去。需要的不是服务对象有何才艺,而是她的身材多火爆,举止多风骚,手活口活是不是够好,能否满足自己变态的**。而后世的那些从业女子只能用‘婊子’这个粗俗的词语来形容,她们卖的就是方寸之地的**,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完全是下三滥的职业。

“哐哐哐。”啰响三声,将宋楠从感慨之中拉回来,宋楠和成千上万岸上河上桥上的人们一样,将目光投注在河面之上;只见浮木隔开的空白水面入口处,一只小船吱吱呀呀摇了出来,一名四十上下的男子一袭长袍站在船头,拱手朝四面行礼。

“诸位父老乡亲,方某人给诸位见礼了。”那人高声笑着说道。

百姓们似乎都认识这个人,纷纷拱手还礼叫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