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锦衣风流> 第六九五章 运筹帷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九五章 运筹帷幄(2 / 5)

“对,请大将军下令,我等誓与鞑子决一死战,绝不后退半步,他奶奶的,气炸了老子的肺。”

宋楠脸上露出微笑来,淡淡道:“总算你们还没失去血性,好了,闲话少叙,现在请哪位将军给我详细讲一讲目前的局势,鞑子的动向;来人,准备沙盘,今夜恐怕诸位都不能睡觉了。”

众人一致推举杨一清禀报目前的局势,虽然一路上都有军报传递,但毕竟所言都是大略,真实的情形要复杂的多;在按照靖虏以西的地形摆好沙盘之后,杨一清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详细介绍目前的局势,宋楠手拿小红旗和小蓝旗随着杨一清的讲述在沙盘上做出标识,神态认真之极。

“大将军下令放弃碾伯所和大通河南岸之后,鞑子八万大军趁势东进,现在已经抵达靖虏以西六十里的野狐岭和大松山一带。探马回报,鞑子似乎在停军休整,并无东进的趋势。现在的形势是,鞑子八万兵马,我军八万兵马,兵力已经持平;鞑子的优势在于其火器厉害,之前他们的惯例是,开赴数里之外,先是火器轰炸城池,之后才是战车战马推进,攻入残缺的城池,逼迫我们与之正面作战。而我大明军队恰恰善于依托地势防守,不善于打正面作战,故而胜算不大。”

宋楠在沙盘上代表野狐岭和大松山的小沙包上插了两面小绿旗,咳嗽一声道:“杨大人,我插一句,我让你们放弃碾伯所和大通河南岸你们定以为不妥,有人说我不战便怯敌,我只能说你们眼光不远,这一次我们要正面阻击鞑子威胁宁夏镇一带,以碾伯所和大通河南岸开阔的地势,显然于我们不利。诸位看看靖虏城和大通河南岸的地势比较,野狐岭以西大片的平缓地带,鞑子的骑兵纵横来去,更适合他们作战。而且背靠野狐岭和大松山,显然我们想全身而退都难,我选择在此处阻击,便是因为野狐岭以东的地势多山。虽然通往靖虏的山谷平坦,但我们能一清二楚的知道鞑子会从何处进攻。除了这一条道路,他们不可能翻越两侧连绵的山地绕到侧翼攻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