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102章 北洋兵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北洋兵器(1 / 4)

天津机器局位于天津城东贾家洼附近,始建于1867年,耗资23万两,年维持经费45万两,由天津海关拔出40万两关税,海军衙门协饷5万两,原名军火制造厂,1870年由李鸿章接掌,更名天津机器局。

李鸿章在经营直隶二十五年间,天津机器局成为淮军强大的后勤支柱,可以说立下汗马功劳。至1895年底,天津机器局占地3000亩,员工2330人,固定资产扩大到210万两主要建有黑药厂、铜帽厂、栗药厂、棉药厂、无烟药厂、枪弹厂、机器锻造厂、炼钢厂、水雷厂、造船厂等,大大小小辅助工厂三十多个,各厂都配有成套机器设备。主要产品为各种火药、铜帽、枪弹和炮弹,生产比较稳定。其中年产黑色火药32万公斤、栗色饼11.3万公斤、棉药1.04万公斤、无烟药3600公斤、毛瑟枪弹400万发、铜帽2800万粒、各式炮弹2万发,规模很大。

不过,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至1895年年终结算时,天津机器局各项开支490万两,收支385万两,直接亏损105万两。这还不包括欠款,收支的385万两当中,还有各省欠款120万两,其中大多数都是打的白条。因为清朝地方官员调换频繁,很多都是前任花钱继任不忍账的情况,造成烂帐、无头账目高达90万两,将这些包括进去,亏损高达两百万两之多。而官僚[***]造成的偷工减料、滥竽充数、高报价吃回扣等原因造成的间接亏损也不下百万两,这些都是天津机器局光辉表面下的黑暗,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辰浩首先把家门口的天津机器局列为重点整顿对象,他的亲兵卫队先行控制住机器局所有出口,许进不许出,防止在他整顿期间,被整顿的贪官污吏放风给他们背后的靠山,求他们出面来救他们。

接着,王辰浩从机器局高层开始,从上往下的逐级进行整顿。他带来的北洋通商衙门、天津海关和海军衙门等部门的三十几个官员,专门负责对账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