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247章 收回海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 收回海关(1 / 5)

“经济是立国之本,教育则是强国之路。”

这句话是王辰浩在内阁会议上的讲话,内阁各部响应王辰浩的讲话,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同步展开对教育的改革。

教育部大臣蔡元培随后在国会发表演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蔡元培的国会演说获得了国会官员们的认可,他提交的国家教育改革方案也顺利获得通过。

当然,国会目前还只是个摆设,大权掌握在王辰浩组织的内阁手里,国会名义上有权过问,实际上无权干涉。国会当前的作用只是王辰浩用来安抚满清元老们的场所,就像路易十四将各省官员软禁在凡尔赛宫一样,王辰浩也把中央和地方被架空和裁汰的官员们都“请进”了国会,让他们担任国会议员,实际上就是王辰浩为他们准备的养老院。

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方案分作四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央政斧成立10所高等学府,设立四年制本科、专科学位制度,仿德国设立导师制度,培养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人才。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成立120所中学,学制六年,培养中级知识分子。地方政斧负责在当地人口密集区成立1200所小学,学制六年。大学全部为国立,中学和小学允许私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为教育体制的打基础,争取让10%的国民识字,可以感应政斧和国家的教育号召。

第二个五年计划新增20所大学,1300所中学,6000所小学。进一步提高国民识字率,争取20%国民识字。培养三十万名大学生,一百万名中学生和五百万小学生,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第三个五年计划新增30所大学,6000所中学和80000所小学,争取70%国民识字率,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国民识字。

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40所大学,30000所中学,200000所小学,国民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