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367~368章 橡胶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368章 橡胶战争(1 / 15)

中华帝国陆军战车团的成立,这仅仅是陆军装备革新的一个缩影。

光华十一年,中华帝国陆军部上报总参谋部的陆军革新大纲表明,中华帝国本土划分10大军区,分别是拱卫京畿燕京的皇家禁卫军区,直隶军区,奉天军区,兰州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山东军区。

海外领地划归海外11大军区管辖,包括朝鲜军区(驻地蔚山要塞基地)、琉球军区(驻地白滩基地)、太平洋军区(驻扎关岛基地)、澳洲军区(驻扎悉尼)、东南亚军区(驻地新加坡要塞)、地中海军区(驻地塞浦路斯)、印度洋军区(驻地马尔代夫)、加勒比海军区(驻地波多黎各基地)、巴拿马军区(驻地巴拿马城)、大西洋军区(驻地百慕大基地、波斯湾军区(驻地科威特)。

随着帝国版图的增加,海外领地范围的扩大,都要求帝国陆军必须得扩大规模。常备陆军从原来的54个师增加为60个军,共计240万。每军标准配备两个师,每师标准2万人。另配一个军直辖兵源补充区,一个预备旅团,预备役1万人,全军战时总兵力为5万人。

本土部署陆军200万,海外驻军40万,其中用于封锁美国的岛链驻军高达20万,以巴拿马军区最多,高达十万人。另外驻军最多的便是波斯湾科威特基地,兵力10万,主要用以控制科威特和巴格达地区的石油,另外也出于对沙俄的防范需要。其次是塞浦路斯基地,驻军6万,战略位置重要,向东可以干涉奥斯曼帝国,向北压制巴尔干地区,向南控制苏伊士运河冲突,向西威慑地中海周边国家。

中华帝国陆军总兵力数量上去了,但并不代表质量就会下降。相反,中华帝国的国防力量还是非常重视陆军的,毕竟海军是扩张型,陆军才是真正守卫帝国最后一道国防线的。

以中华帝国陆军第一军为例,该军驻扎在直隶军区天津市军粮城基地内。前身为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亲自训练的直隶新军第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