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515~516章 中华帝国海军的准备和电子工业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5~516章 中华帝国海军的准备和电子工业崛起(1 / 15)

中美大战之后,中华帝国海军成为世界海军霸主,海军之强大令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连极盛时期的英帝国皇家海军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这种情况下,战后五国海军限制军备公约的签署,中华帝国海军成为最大比例拥有者,标志着世界各列强海军最终承认了中华帝国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帝国海军在条约海军时代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强海军,加上战后西方各国列强经济疲软无力支撑强大的海军力量,只能最低限度的维持一支国土防御海军力量。

尽管裁军之后的中华帝国海军主力战舰减少了三分之二,但没有哪国海军能够威胁到中华帝国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更不可能对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和殖民地造成威胁,因为中华帝国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海军力量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存在,是英法德意四国海军主力舰吨位之和。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华帝国国会大幅度削减海军经费,停止建造主力舰,让帝国海军放长假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中华帝国海军在整体上处于休假期,但不代表中华帝国海军就此放松了海军力量的建设。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深知未来海军之主力兵种当是航母战斗群和海军航空兵,因此在已经持续了十年的海军假曰期间,在王辰浩的主导下,帝国海军在航母战斗群和海军航空兵力量的建设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使得帝国海军在这方面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西洋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海军先后建造了十艘主力航空母舰,改装了一百多艘运输和护航航空母舰,战争期间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更是达到极盛状态,舰载战斗机数量是各国海军航空兵的总和还要多。为中华帝国海军最终打败美国海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战后,中华帝国海军裁减了所有的改装的运输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恢复这些航母的商业运营姓质。只保留了十艘主力航空母舰,包括两艘标排28000吨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