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级学霸> 64.第64章 借设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第64章 借设备(1 / 5)

魏振学也懂外语,可他那个年代学的是俄语,老师的水平一般,他也学的一般,别说是用俄语写论文了,用俄语造句都挺费事的。

“现在孩子的外语水平都这么高了?”魏振学盯着杨锐滑动的笔尖,脑袋乱糟糟的。

和同时代的研究者相似,魏振学向来是个很高傲的人,对谁都不服气,看谁都看不起,来到杨锐的实验室,其实也拿乔着一股子劲,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观察着这里,给杨锐做实验助手,给学生们教课,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散心。

至于杨锐写的论文如何,魏振学既不懂生物学,也不关心,一个高中生写的文章,又怎么能称作论文,只不过是和现在流行的制造永动机差不多的水平罢了。

然而,整整一张纸的英文字母把魏振学给打败了。

会英语没什么了不起的,能流畅使用英语可是了不得的事。

80年代的中国人掀起疯狂的学英语热潮可不是理想的触动,而是真真正正的现实动力。

年轻人懂英语就有机会出国留学,若是能说会写,进入外交部、外贸部等令人羡慕的单位都不难,有进出口业务的国企、银行、学校等单位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是敞开了大门的接收,分配住房给安家费等等后世外企做的出的事,80年代的国企也不差。若是急着赚钱,无论是去京城做野导游,还是去深圳闯蛇口,日收百元都不稀奇。

成年人懂英语自然会受到领导重视,省级以下的单位,找遍大院也不一定能有一个会英语的,和同事相比,会不会英语可谓是天壤之别,不光晋升的时候会被优先考虑,万一需要调工作,也会比别人顺畅不少。

而在学术机构,英语更能发挥“神奇”的特质,只要能看懂英文期刊,就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向你敞开了大门。

8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可没有学术打假或者抄袭惩处之类的东西。你翻译几篇英语论文,糅合起来,前面加点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