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级学霸> 242.第242章 差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2.第242章 差别(1 / 6)

何成去山下拍了电报,再返回西堡中学,远远的就听见刘康又在宣传他的理论。

“你们还年轻,不知道工作有多重要,光想着往高里报。报的高了,那考上了当然好,考不上呢?明年再考一年?要是题更难了,分更高了呢?你们真想当老红军?要我说,甭管本科大专的,考个大中专回家都好过滑档。”不得不承认,刘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题,只是更加的保守。

但在80年代,这种保守是非常有市场的。

正如刘康所言,刚刚开始了六年的高考,无论是难度还是录取分数,都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别说积极冲击好学校了,保守报考普通学校,滑档的仍然比比皆是,以至于有人今年差三分,明年差五分,如此反复,无有穷尽,进而变成了连考六七八年的老红军。.

但是,同样的问题落在杨锐眼中,产生的判断却是完全相反的。

既然报考普通学校,仍然有分数骤然升高,以至于滑档的危险,那么,有层次性的报考,并伴随积极进取的报考策略,风险并不会明显升高。

当然,这是一个整体分析。

具体到个体,总是会有人害怕和担心,想着是否放弃更好的学校,先考上大学再说。

这在80年代很普遍,普通学校的老师对报考也没有什么了解,最多只知道本省的大学好坏,到填志愿表的时候,只能以谨慎为主。

也就是杨锐这样的,不止鼓励高报,还敢憋着劲儿跳线。

他积累了大量的威信,学生们自然会更相信他,刘康费劲唇舌,也没有说服一个学生,倒是来学校的家长,似乎被他说服了,有几个人围住他,问了起来。

刘康找到了存在感,说的更加欢快:“报考学校,得优先报考省内的学校,知道为什么?省内的学校分数比外省的分数低,不是因为学校不好,是因为名额多,这是给咱们省内学生的优惠,不用就太吃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