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扬天下> 第239章 我要的不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我要的不多(2 / 5)

权力也是依附在崇祯身上,崇祯没了,他的大权一下子也就成了空壳,这时就必须另找依附了。

秦牧淡淡地开口问道:“万公公,现在南京的情形如何?”

万太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秦牧的神se,谨慎地说道:“南京现在分歧很大,东林一派认为潞王比较贤明,主将立潞王;以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江诚意伯刘孔昭一派主将立嫡,属意福王。韩公公派咱家来,是想征求一下侯爷的意见。”

听到徐弘基和刘孔昭两个人的名字,秦牧不由得想起徐永顺来,这些权贵一早就派徐永顺来探路,但从他们未联系自己就提出拥立人选这一点来看,这些权贵并没有死心依附的意思,让徐永顺来,只不过是预留一条路而已。

“韩公公是什么意思?”

“这韩公公说要看侯爷的意思。”

万元吞吞吐吐,秦牧便猜到韩赞周一定有自己的倾向,只不过他与那些贵权不同,他更需要依附一个实权人物,所以才先征求自己的意见。

韩赞周一向和魏国公、诚意伯这些权贵走得近,他的倾向不问可知。

要是真为大明着想的话,其实现在皇帝的人选贤不贤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只是一个jing神领袖,一个象征,现在紧要的是选出一个在法理上让各方都没话可说的皇帝来,这样才能尽快整合散乱的力量。

要想各方都没话可说,那只有遵循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立嫡制度。

东林党因为担心福王会报复,所以硬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不管国家现实的需要,大肆贬低朱由崧,把朱由松说得跟个傻瓜似的。

要说贤名,潞王确实比福王强一些,但天下这么多藩王,比潞王“贤”的不是没有,何况这个“贤”本身就带有主观标准在内,你觉得这个藩王贤,我觉得那个才贤,不行吗?

哪是不是我觉得谁贤了,就可以拥立谁呢?这样岂不乱套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