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扬天下> 第402章 殿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2章 殿试(2 / 5)

,不切实际,空谈误国。

但事实是,秦穆公确实靠财物美女诱得西戎归附过;越王勾践也曾凭借美女西施让吴国亡国过;中行说投靠匈奴后,也劝诫匈奴单于不要喜欢汉人丝绸和华屋美女,那只会让匈奴人变得软弱,说明中行说也认为贾谊那一套对匈奴有很大的威胁。

秦牧的题目中的第一条就是让贡士们论术。到底是贾谊说得对,还是班固说得对。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变法治国方面的问题:“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

申商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和商鞅。以变法著名。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意思是诸葛亮不是法家,但使用了法家的治国方略,王安石也是使用法家的理论来实行变法,但他只做不说,讳莫如深。

秦牧要让贡士们论述诸葛亮和王安石为什么这么样,并纵论各家学说在治国方面的长短。

第三个方面可归为外交策略方面的问题:“西洋人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中国往往求天朝上国之名而失利益之实。”

大意是西洋人对外注重实利,而中国对外重名轻利,两者之间属优属劣,让贡士们在这方面也展开论述。

这三合一的问题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秦牧挖空了心思才想出来的;

尤其是最后一道题看似很简单。但相信自古以来的科举都没考过这样的题目,秦牧希望通过这道题目。让读书人睁眼看世界,把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对比一下,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贡士们有一天时间来写策论,秦牧很期待从中得到一些真知酌见来。

包括会试主考傅山、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以及翰林学士顾炎武等人见了秦牧出的这道题目,也都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这题目出得有分量啊,古今中外、军事政治经济变法都囊括在其中了,应试者若是只会背些八股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