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扬天下> 第640章 募兵的疑虑(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0章 募兵的疑虑(求月票)(2 / 5)

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若不在辽东募兵,各位大臣还有什么对策?”

吏部左侍郎岑岭南说道:“启奏吾王,臣以为。中原将士刚出关,有些水土不服的现象是常情,时间稍长,便会慢慢适应,吾王不必太过于着急。

如今大秦军兵力已不少,而且现在地方上劳力严重不足,如果再募兵。不但会给国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会使上地方上劳力更加缺乏,对民生的恢复极为不利。

况且在辽东募兵,用于关外作战,这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明朝中后期,辽东兵将多为当地人,祖大寿、吴三桂等等,实际上已经是尾大不掉。明庭几乎难以管制,此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这一点倒是真的,崇祯年间,辽东军实际上都控制在当时的辽东大族手上,象祖大寿、吴三桂这些人,与其说他们是听崇祯的命令在抵抗满清。还不如是他们是在保护自己家族的既得利益。

明朝的京城离辽东其实不算很远,还出现这种现象。以后大秦定都南京,山高皇帝远,是不是会促使这种现象加速出现呢?

总之。明末的辽东军事集团的形成,虽然有他复杂的原因和过程,但既然有过这样的先例,大秦就应该尽量去避免。

在后世,大致上也都是采取异地驻防的制度,要防止的正是类似于祖大寿、吴三桂这种本土化的军事集团出现。

由此看来,辽东的防务,如果全依靠辽东人来担当,确实不是办法,这会削弱朝廷对辽东的控制力。

蒙轲上表请求在辽东募兵这件事本来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为了解决关内士兵水土不服导致的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但仔细讨论之后,却发现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鲁莽行事,会带来很多预料不到的后遗症。

秦牧接着问道:“蒙古正值大乱,大秦在辽东的兵力必须加强,并且要能迅速形成战斗力,以进一步控制漠南蒙古,否则等漠南蒙古自然兼并,完成了势力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