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扬天下> 第1107章 用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7章 用意(2 / 4)

位就会不知不觉间得到极大的提高。

朝廷没有明文规定读书人必须学习这些,但你想做官吗?做了官想升迁吗?想入阁拜相,光宗耀祖吗?

如果想,那么请多多学习吧!不然你就算考中了进士,可能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八品小官,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而相应学科的人才、长期担任培训官员的教授。地位当然也会水涨船高。他们作为各个学科的代表,同样有促进各个学科的影响力,提高这些学科的地位。

这样下来,还用担心没人学习自然科学,还用担心独尊儒学导致的社会畸形现象吗?

当然,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正如路振飞所说。就算要培训,也必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来,不能一窝蜂地上,否则会乱套的。

等这些部门的官员都实行职业培训加考核。那相关的学科的地位也基本提起来了。

另外,宋徽宗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鉴一下。秦牧记得这位亡国之君曾设立画院等,专门网罗行业顶尖人才进行交流创作。于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一流的书画作品,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

那么,宋徽宗能设立画院。自己这个开国皇帝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科学院,供养一大批院士呢?

历代的皇宫能养几万太监宫女,自己就养不起几百个院士?

何况就像内监研发司一样,不但不用秦牧养着,相反,内监研发司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皇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此类推,养再多的院士,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创造的效益可能会远远超过供养他们的花费。

光是“皇家供养的院士”这一头衔,估计就足以让很多人挤破头,争着抢着争夺了,根本不需要强行纳入朝廷现行的体制内。

也就不用受朝廷官员的制约,我爱养多少院士,我就养,你管不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