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王侯> 第一百零八章 十三阎罗与挂单和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 十三阎罗与挂单和尚(1 / 5)

当然,若是有官员私下与豪绅勾结,对地方的危害同样不小,但是其运作过程常常也是在暗中进行,仅仅依靠朝廷赋予地方官员的权柄,是不足以让他们成为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的。

赵匡胤不允许地方再出现藩镇那样的国中之国,这知府、县令、府尹的约束力也大增,他们是不能像唐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地方官一样,如同‘百里侯’一般为所欲为的,不能因为其官大就什么事都可以插一手,在地方上开‘一言堂’。比如大宋各州、县的通判,在许多事情上对知府和县令就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

从长远看,或以后世经验来看,这么做其实是一桩好事,官员若拥有太大的自主权,那凡事就只能完全依靠他的个人品性,一旦他的品性欠缺,这地方官权柄太大,对地方的祸害可就难以想象了。

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因为权柄受束缚的太多,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效率就势必会受到影响。

皇甫同和李佑两人深恐这边事情牵扯泗州和楚州的知府,甚至进一步会牵连到赵普,所以就以制度挤兑魏王。而王鑫和胡正一却将此看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手。

王鑫说完,不等皇甫同和李佑再说什么,紧接着说道:“殿下,此番于各地购运粮草事关重大,临出京时陛下已经许了殿下专断之权。依下官之见,若求妥当,请殿下下令将泗州观察使、监察使找回来,再把泗州通判唤来,由他们四人与我和胡正一一同主持此案。另外,殿下可以同时以六百里快马飞报京师,这样就妥当多了。殿下,事急从权,是不能顾虑太多的,要知道贼人在当地耳目众多,如果消息泄露,他们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就可以把罪证一件件湮灭无痕,那时就糟了。”

说到最后,王鑫特意看了一眼皇甫同和李佑,眸中嘲讽之色毫不掩饰,谁都能够听得出来,他所说贼人耳目,正是暗指皇甫同和李佑。

皇甫同和李佑脸色涨红,便要说些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