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王侯> 第二百一十章 圣堂来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章 圣堂来历(1 / 5)

“到了唐太宗末年,开国兵威渐消,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兼并诸羌后势力大增,遂提兵二十万,迫娶大唐公主。唐太宗认为嫁一女可抵雄兵十万,遂放弃动武,答允婚事,并带去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种种技艺以示友好。”

“不料,吐蕃因此更加富强,野心却也滋生更甚,文成公主尚在,和亲之谊犹存,吐蕃便再度兴兵侵唐,于西平大非川大败唐将薛仁贵,击溃唐军十余万,吐谷浑沦陷。吐蕃得了甜头,从此连年寇边,先后占据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控制了整个西域。”

“到武则天时期,武威军总管王孝傑打败吐蕃,好不容易收复了安西四镇。可唐中宗时,大唐却又应吐蕃请求,继续采用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还愚蠢地把河西九曲之地赐予吐蕃,美其名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之地。九曲之地土壤肥良,吐蕃得到九曲之地后如虎添翼,自此实力大增。于是便开始反叛侵唐,在大唐的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作乱时,吐蕃便趁机占据了河西、陇右,直至把整个安西都护府全部纳入他们的掌控之中。”

“眼看着在所谓华夷一体的国策之下,胡人势力日趋壮大,而胡人人口更是迅速增多,七宗五姓这样的门阀高姓中的一些睿智之士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担心这样纵容下去,会再次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听到这里,赵匡胤神色感慨的插了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邢西扬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这句话是晋人江统所著的《徙戎论》中的一句话,他这篇政论写出后不到十年,就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华夏族人几乎被屠戳一空。七宗五姓的这些人认为夷狄之族,不可推心置腹!大唐对夷狄过于信任和纵容,甚至有不少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俨然国中之国的节度使都是胡人,这是养虎为患,一旦朝廷无力控制时,难免重酿悲剧。而且为祸中国者,必是夷狄之族,是以极为忧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