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之官道> 第三篇 父亲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篇 父亲之路(1 / 8)

整个川南边境地区,除少数几个口岸城市外,绝大部分是尚未开发或者开发程度很浅的地区,总体上是一个贫困区域。

孟腊县隶属沧江佤族拉祜族自治州,全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近百分之六十,这里地处共和国同安达曼联邦交界,边民流动通婚频繁,外人看起来的“国际婚姻”在边民眼里,也不过是从毗邻的一个村寨嫁到另一个村寨而已。

孟腊县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贫困县,因为它属于国家二类边境贸易口岸,内地来这里做生意的人很多,孟腊城建设的丝毫不逊色于内地发达城镇,孟腊贸易市场年交易额达数千万元,边境几个镇乡的边民互市交易点也红红火火。

但孟腊县又切切实实有着比例很高的绝对贫困人口,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或者半山的那些少数民族村寨。

虽然近些年安达曼在共和国帮助下逐步禁止了罂粟种植,但大山深处密林之间,边民种植罂粟的传统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被抛弃,在孟腊县某些深山中的村寨,甚至招待客人都要用到鸦片,冰毒在这里也很便宜,五角钱到一元钱一颗,是以吸毒在很多边民眼里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他们并不能感受到毒品带来的切身危害。

同样,伴随毒品泛滥而来的副产品就是艾滋病,165号界碑附近有一个六十多人的村寨,半数以上人口为艾滋病毒携带者。

这些年,共和国经济快速而平稳的前进,部分城市的平均生活指标已经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就算最辽阔的农村,生活水平也曰新月异,环保型轿车在广大农村也渐渐成了代步工具,而不再是有钱人的象征。但在岭西、川南、川边、宁北等多山边境地区,还存在一些贫困县,边民的生活质量确实堪忧。

就好比川南,边境一些村寨在建国后几乎就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新社会,而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中,约定俗成的乡规要大于法律,文盲比例高的惊人,虽然国家大力气扶持,但很多村寨也不过靠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