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46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6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1 / 5)

() 还都洛阳后,吕布就开始着手统一全国语言文字,逐步推行简体字和普通话。

吕布在五年前推行全民教育政策时,就开始尝试推行简体字,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简体字已经获得了大部分民众的认可,只是被一部分世家士子们强烈反对,一直大骂简体字为残体字,拒绝接受简体字印制的任何报纸、书籍。

吕布心里明白,繁体字也罢,简体字也罢,都是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跟西方人用拼音文字一样的道理,繁体字并不比简体字高贵多少,那些世家士子们反对普及简体字,只是因为繁体字比较难学,可以有效地减少劳苦大众的识字率,可以有效地保障他们这些识文断字的世家士子们的优越地位罢了。

简体字不仅比繁体字好学好记,还节省学习、写字的时间进而提高学习、书写的效率,还节省笔墨,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快时间里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一旦大部分民众都能够读书看报,都能够参加科举考试,那世家大族的统治还能那么稳固吗?

吕布想到全民启智的宏伟前景,就坚定自己推行简体字的初衷不改,他一边用王朗、华歆等世家人物去跟那些世家士子磨嘴皮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却下令此后所有报纸、书籍全部印成简体字,逼着那些士子们去适应简体字。

现在大汉境内的书籍里,一半简体,一半繁体,相信不到五年,繁体便会消失,成为语言专家们的专长。

繁体改简体。实际上并不复杂,本来就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笔画复杂难以书写 ” ” 的,那些常用字里面只有一千多个文字是繁体,剩下的都很简单好写,而那些繁体字多半都是以简单符号替换原来的偏旁,或者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基本上简体字跟繁体字之间还是能够互相辨别出来的。

大学者蔡邕、郑玄对吕布简化文字都持支持的意见:“本来文字都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简化一直是主要倾向,篆书、隶书、楷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