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都市模拟人生> 第二十三章 扬州风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扬州风华(2 / 5)

归根结底,还是他创办的子华书屋,触犯了这些“齐鲁名儒”的利益。

子华书屋代表的是什么?

是崇尚自由,是积极进取,是开放创新、不受约束。

这些齐鲁名儒们,代表的是什么?

是因循守旧,是顽固保守,是条条框框、不得变动。

两种事物,格格不入,思想上,自然也会产生剧烈碰撞冲突。

尤其是一位耄耋老者,指着他的鼻子,指着他写的一些文章诗句,声色俱厉地指责他“怙恶不悛”,处处违背圣人的“微言大义”,声称周鸣他种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必将自绝于天下时……周鸣登时大怒,一句话就驳的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几乎吐血昏厥:

“你这皓首匹夫,也配谈那圣人的微言大义?我只说一言,此地,既是圣人之地,为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尔等既是圣人门徒,为何不见那仁义道德,反见那山贼遍地?在下送一句话给诸位:既然做了婊子,就不要立那圣人的牌坊,小辈,羞于与尔等虚伪之辈言语!”说完,甩袖而去。

彻底得罪这些“齐鲁名儒”后,周鸣等人,只得扫兴离开。

不过,在济州境内,收获还是有一些的,如攀登泰山、晓鲁山等名山时,周鸣写下了一篇《登泰山赋》,和若干首诗词佳作,不久后,通过子华书屋,这些作品在天下广为流传,济鲁本地的不少文人名士,观赏过这些文章诗赋后,捶胸长叹,心痛懊恼:“子华先生为何不在济州多停留片刻?噫!恨不能与子华先生同游泰山,一睹其咏诗之仙态、著赋之神姿……何其之恼恨也!”

此时的子华先生,却早已缥缈无踪,追至莫及。

……

阳春五月,一条宽阔的官道上。

一队骑马之人,风尘仆仆而来。

临近傍晚,落日余晖下,一周长十五里,四周绕着一条护城河的雄伟城池,通体散发金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