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喷神> 第45章 敢问那位大神是谁?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敢问那位大神是谁?我!(2 / 6)

抗辩:“请对方辩友不要跑题!‘接触社会’的定义范畴宽窄和今天的辩题没有直接关系,我们讨论的是尽早接触社会的风险!”

冯见雄当然不会放过构陷菜鸟的机会:“怎么会没有关系!你方口口声声举了那么多‘过早接触社会的风险’,那么我倒要问问:网上跟陌生人聊QQ、甚至只是给陌生人发短信聊天,算不算‘接触社会’?是不是因为网聊有可能被骗网恋,所以你们觉得连网聊也不该过早存在呢?是不是必须读到大学才能有QQ号、拿手机给陌生人发短信?”

梅敏姿不及多想:“网聊怎么能算接触社会呢!这个只是普通的家庭、校园生活组成部分,本质和聊天是一样的。纯粹的聊天、空谈当然是不附带任何社会实践性质的。”

“聊天空谈不属于社会实践?”冯见雄抽取了对方的核心结论,然后玩味地哂笑,“那我问你,如果今天下午,在京城三里屯的创业咖啡吧,或者旧金山湾区101公路沿线的某一家硅谷车库咖啡,有几个还没到上大学年纪的年轻人,在那里聊一个创建某个网站的企划案。

包括怎么拉投资怎么组团队怎么构建技术路线……这个叫社会实践吗?还是说,按照你的理论,要到公司注册的那一刻才叫社会实践?那真是太可惜了,原来扎克伯格先生跟萨维林聊怎么搞FACEBOOK的时候,都还不是社会实践,是闭门造车啊。”

梅敏姿就快无力抵挡了,幸好此时白执中已经差不多理清了刚才的思路,见形势危急,连忙扛过大旗:

“纯粹的空谈当然不是社会实践,但我方并没有说任何以语言、讨论模式进行的行为活动都不是社会实践。

这里面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当然,我方也是支持‘技术手段并不能作为是否社会实践的判断标准’这一观点的,请对方辩友不要恶意混淆我方立场!”

“行,只要你方承认‘技术手段和行为的表征模式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属于社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