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唐朝小闲人>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后顾之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后顾之忧(2 / 5)

李治听得眼中一亮,这主意挺不错啊!

李绩也是频频点头。

杜正伦道:“韩侍郎此策虽妙,可是我大唐数十万军籍户,若他们全部能够上学,这得建多少学院,又得招多少老师,朝廷只怕是力不从心啊!”

你要肯减点俸禄,就能多盖多少间学院了。韩艺暗道一句,道:“杜中书说得是,这要算下来的确是一笔巨款,朝廷都不是力不从心,而是根本做不到。”

许敬宗纳闷道:“做不到你还说甚么!”

韩艺道:“今日做不到,并不代表明日也做不到,以我大唐国力上升的速度,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而且就算现在做得到,也不是一日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这必须慢慢来,但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了,这建得一所是一所,让士兵们看到了朝廷的诚意,这样他们心中也会有一个盼头的。臣建议朝廷跟昭仪学院合作,因为昭仪学院主要还是依靠民间的财力,这能够为朝廷减轻一点负担,另外,昭仪学院本就是皇后所创,士兵为陛下征战沙场,皇后为陛下分忧,安抚士兵的家人,这岂不妙哉。”

李义府、许敬宗默契的相视一眼,只要韩艺抬出武媚娘来,他们的处境很尴尬,这只能赞成,因为他们也猜得到,这可能是韩艺跟武媚娘商量好的。

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李治也是笑着点点头。

韩艺又继续说道:“而且这么做,有四大好处,其一,就是臣一直强调的诚意,士兵们见陛下如此体恤他们,细致入微,不但关心他们,还想着他们的家庭,心里能不感激陛下么,能不全心全力的保家卫国么。

其二,也是配合精兵论的尝试,精兵论贵在精,而不在多,如今士兵中多半都不认字,倘若士兵的后代都识数认字,这对于军人的素养也会有着极大的提高,可以让精兵政策得以实现。

其三,减少朝廷对于军队奖赏的负担,因为这就是一种奖赏,毕竟去昭仪学院上学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