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毒誓> 第一部:誓言的种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部:誓言的种种(2 / 3)

世为奴,生女的代代为娼”之句,叫人不寒而栗。

其它诸如“断子绝孙”、“不得好死”、“七孔流血”、“死无葬身之地”,乃至“仆街-家铲”之类,无不极尽惩戒可怕之能事。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当一个人罚誓的时候,所说的话,可靠程度是多少呢?

答案是:从零到一百——有可能所说的全是谎言,也有可能全是真话。

绝无可能在一个人罚誓时的诚恳态度,和所许下的血淋淋的诺言上,判断这个人的话的真实程度。

因为,罚誓的人所提出的监督力量,无论是“皇天后土”也好,是“观世音菩萨”也好,或者是临时抓夫的“过往神明”,对于被提名为一个誓言的监察执行人这一点,似乎都没有什么兴趣,执行并不认真,或根本就不去执行,或只是罚誓人的一厢情愿,神明根本就没有承诺接受委托。

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是不论什么誓言,都不起作用了。罚誓的人,尤其是罚毒誓的人,都很明白这一点。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若是忽然有人举起手来,神情庄重,宣称“如果不是那样这样,出门就给车撞死”之际,他绝未曾想过真的会被车撞死这种事真的会发生。

这种行为,自然是对他所提及的神明的一种侮辱,如果忽然神明的力量降临了,也很有可能会使他的誓言,变成真实的。

所以,誓言,尤其是毒誓,如果不是真的想那样的话,最好不要乱开口——世界上的事,都有万一,罚了一千个誓,九百九十九个没有应验,一个应验了,也就够瞧的了,谁叫你罚的是毒誓。

所以,有些人,特别是古代人(古人比较更相信神明的力量),不是很轻易罚誓的,誓言的可信程度也比较高。就算是明知自己发誓的时候,也必然有一些小动作,来消减或表示自己说的不是真心话。例如著名的通俗小说《七侠五义》之中,有一个机智狡猾的人物,外号“黑妖狐”的智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