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南宋不咳嗽> 三百一十九章 援军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一十九章 援军来了(1 / 5)

事情并没有洪涛想得这么坏,这支船队确实是海峡公司的,他们也没被南宋朝廷挟持,真是来助战的。前天这支舰队和洪涛擦肩而过之后,就没再追,因为知道追不上,只好去了钱塘江口,在那里碰上了郑清之和文南的船。在这两位的船上还有大宋理宗皇帝,听说赵范的水师和洪涛的舰队发生了激烈摩擦,都开炮了,这位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不顾大臣们的阻拦,坚持带着御林军顺钱塘江而下,不是来找洪涛算账的,而是来劝架的。

理宗皇帝和郑清之都是和洪涛接触最多的宋人,他们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失去了洪涛的舰队大宋会面临什么。别人可以私下里搞小动作,他们不敢,眼见着自己的朝廷、国家刚刚缓过一口气来,绝不能再出现内乱。但是他们来晚了,没见到洪涛却赶上了罗有德的义勇军船队。

当理宗皇帝得知这支船队是南方海商们自发组建来帮朝廷抗击蒙古水师的时候,立马有点脑子不够用了。他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往常温顺的国人怎么突然敢自发组建民团上战场了?还是面对战斗力极强的蒙古人,这尼玛不符合逻辑啊!

“民心可用!吾皇之幸!万民之幸!”郑清之也没想清楚其中的缘由,不过做为大宋的宰相,在应付这种问题上他还是很有经验的,先把场面稳定下来再说,只要这些人不是来捣乱的,那就什么都好说。

“此事可行?”理宗皇帝让郑清之又给弄糊涂了,让这些老百姓上战场真的是好事吗?他不确定。

“官家,赵范的座舰已经被洪涛的舰队打沉了,还不许人营救。想来这半天时间过去,赵大人活命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但是不追究责任朝廷的脸面又过不去,朝中一直反对官家和洪涛合作的那些大臣也不会善罢甘休。原本这是个死局,但有了这支义勇军。就满盘皆活了。历朝以来,从没有百姓大规模主动帮朝廷作战的先例,如果我们安排妥当,让这种局面发酵下去。不仅可以鼓舞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