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朝谋生手册> 694.第694章 先来者先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4.第694章 先来者先得(1 / 6)

在汪孚林的记忆中,历史上濠镜也就是澳门的历史,其实放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很典型的商业城市发展史。

抵达此地的葡萄牙人和粤商闽商进行交易,逐渐形成了颇为兴旺的集市。而为了便利交易,葡萄牙人也不可能一直住在船上,在贿赂明朝官员后得到了租借壕镜的资格,于是市场周围兴建房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广场。而后,这个广场周边出现了教堂,随着定居的葡萄牙人越来越多,教堂不再仅仅是一座,而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座座建起来,最终教廷委派了主教前来管理,同时负责传教。

教堂和主教出现了,行政机构的设立自然也会跟上来。历史上比葡萄牙派驻澳门总督更早的,正是葡萄牙人组成的议事局。但这个议事局却是为了对抗吞并了葡萄牙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把总督派到澳门来,这才紧急成立的。而这样匆匆成立的议事局,自然而然在接下来长达两三百年的历史中,和总督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这也是欧洲不少自治城市曾经经历过的曲折道路。但在此期间,总督的权力渐渐膨胀,议事局议员反而要由总督的确认,权力和地位也就慢慢下降,最终甚至还发生过总督干涉议事局选举,造成流血事件的闹剧。而那时候居中调停,甚至最后制止了更大冲突的,正是澳门主教。

而最终,议事局消亡,总督作为国王的代表成为了最高权力执掌者,也就使得澳门成了殖民地,而不是自治城市。

但是现在,澳门主教已经有了,葡萄牙人却还没来得及设立议事局。平时有纠纷找主教,但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商人也组建了行会,如果不是因为里斯本号的事情牵涉太大,行会首脑的话肯定不管用,他们也是会管一管的。如今,汪孚林直接把人家的议事局给安在了本地商人身上,当然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民主自治的拥趸,毕竟连这些商人们都压根没有这个意识。

他只是试探性地在濠镜抛出议事局这样一个体制,况且还是以豪商为主,正是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