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梦想为王> 361、是我的,终究还是我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1、是我的,终究还是我的(2 / 6)

就在唯一那张原本工程方用过的白板上勾画讲解了下蓉都的情况。

应该说暑假之前,白浩南刚筹备免费训练营的时候,的确和于嘉理考虑过大面积招收加盟商一样在全国各地开办训练营分部,这肯定是青训机构下一步的必由之路,只有大面积在各地展开青训,才能尽可能接触到更多有天赋的孩子,也才能让很多不具备天赋的孩子健康接触足球并从中受益,但在具体怎么做上面,等到开始接触实务以后有点受阻。

毕竟让大多数地方的合作者掏六百万以上建设场地规模,来营运这样一个还没有得到市场验证的项目,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盈利模式是个很大的问题。

最重要的就在于白浩南一开始就打着免费培训的旗号,这必然导致投入回报期很长,甚至比当初的足球健身中心投入回报还慢,相当多的人恐怕都是急功近利的,就连乔子那个音乐圈的朋友老钟两口子回平京以后准备打探了下,反馈也是现在平京价码可不便宜,且不说几块场地要撑得住门面够大,光是这块足球培训的许可证就不容易拿,那边卡得非常严。

让于嘉理那边再无止境的投入,老于再支持,也不可能拿几千万出来打水漂,如何探寻个尽可能短平快看到盈利模式还能有效回避教育培训资格等问题的扩张方式,确实是暑假培训营后期白浩南想得比较多的。

于嘉理的习惯性思维所以才是走政府关系。

谁知道发展进校园的途径有点受阻以后,这个打着农家乐幌子的模式却有点柳暗花明。

所以当仁不让的假如在周边城市复制这种模式,蓉都是最好的选择。

不光因为这个一亿多人的大省迄今没有顶级联赛球队,算是个足球空白地,而且在蓉都还有天然的一帮伙伴愿意参与假如。

乔莹娜刚把这个方案拿去请生物酶他们考察下市场,他们就提出来一个据说目前在京沪地区很流行的投资方式,把整个项目平均拆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