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乱世宏图> 第三章 收获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收获 (三)(1 / 4)

只要一纸文告,证明来定州安置的男女都是良善百姓,就可以获得成千上万的丁口,并且这些丁口还自带安家费用,无须宁子明再操心分毫!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合适!

然而,凭着对呼延大当家人品的认识,宁子明却不太敢相信自己有能耐从此人身上占到任何便宜,先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随即笑着拱手,“承蒙大当家如此看重,宁某感激不尽。然宁某毕竟刚刚于此地立足,人微言轻,很难插手地方上的政务……”

“那姓孙的已经把他自己送上门来了,你岂有不狠宰他的道理?”不待他把话说完,呼延琮腾地一下跳起来,大声打断。“况且他既然已经变成了文官,政绩就得摆在第一位。一年之内,全县丁口翻倍,如此泼天大的功劳,他,他恐怕做梦都会笑醒,怎么可能怪你多管闲事?!”

这话,可就与他呼延大当家的粗胚形象格格不入了。非但暴露出了他对太行山两侧民生情况的清晰把握,连他对官场规则的细致了解,也一并展示无疑。

定县因为距离汉国和辽国的临时边界太近,以往曾经多次遭受战火。每一次都是兵过如梳,匪过如篦。连续数年折腾下来,全县人口已经降到了不足唐末时的两成。并且剩下这两成人口,眼下还要么集中在县城附近,要么集中在太行山脚下。在县城和太行山之间,则是大片大片的无主荒地,一个又一个废弃的村寨。每每到了晚上,狼和野狗的号叫声不绝于野,鬼火绕着空无一人的村庄滚来滚去……

如此恶劣的现实情况下,想要恢复市井繁荣,想要收取充足的税赋,吸引和安置流民就成了地方官府的唯一选择。朝廷方面从休生养息角度考虑,也把安置流民垦荒,当成了地方官员重要政绩审核目标。所以如果宁子明能出面担保,从太行山里头出来的百姓不再重操旧业,县令孙山就只会唯恐出来的人丁不够多,绝对不会因为这批人的出身问题,就硬将已经砸在自家脑门儿大功向外推!

“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