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天下珍玩> 第866章 狄梁公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6章 狄梁公碑(1 / 4)

三人走到地窖所在的土坑附近,警察已经拉上了警戒线,线外围满了人,有民工,也有进来看热闹的市民。

“我现在是在历家楼工地,今天上午八时许,几名工人师傅在施工时,发现了一个地窖······”省台的一名女记者正在对着摄像大哥肩头的摄像机介绍,语气有点儿僵硬,手势也不太自然,像是个新手。

“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这个地窖里以清代官窑瓷器为主,只是可惜,基本都已残破,具体数量和价值有待清查。根据专家的初步推断,这个地窖应该是民国年间的一处宅院内自建的,至于宅院的主人,尚需进一步考证。”

接着,女记者将话筒给了旁边的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者,这个人唐易好像见过一面,是省文物局的,不过记不起叫什么来了。

专家手上拿着半只带底的碗,“根据我们初步查看,地窖里的藏品,基本都是清代官窑瓷器。除了一只康熙官窑五彩过枝花蝶纹盘是完整的,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有的甚至变成了碎片,可惜啊!”

接着,专家举了举手上的半只瓷碗,“像我手上的,本来是乾隆官窑青花红彩宝相花纹碗,原本地窖里有一对。但是,我手上这只碎成了两半,而另一只,已经变成七八瓣了。”

“根据现场查看的情况,这个地窖本来就有过塌方,塌方不仅直接破坏了部分瓷器,还使得地窖内的木桩和铁架歪倒,又破坏了另一部分瓷器······”

女记者随后又问老者:“为什么这么多官窑瓷器会放到地窖里,这会不会是山州民国时期的收藏大家所为?”

专家应道:“民国年间,战乱动荡,国家举措乏力,不少珍宝流向民间或者流出国门,民间收藏大热,各地都出现不少大收藏家,有的大名鼎鼎,有的却低调得很。你说的很有可能,但却未必能查出真实身份。”

唐易一看已经开始扯相关背景了,便看了看老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