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断狱> 第四十八章 验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验骨(1 / 5)

有鉴于“官不修衙”的传统,巴陵县衙本就有些破败,敛房更是老旧阴森,眼下又即将入夜,只剩余晖微光从天窗投射下来,整个敛房昏暗阴冷,让人心里发紧。

人类是感官动物,更是视觉动物,相对而言,新鲜的尸体会给人带来一种心理的恐惧,腐烂的尸体更多的是刺激身体的呕吐反应,而白骨所带来的影响,也就小很多了。

杨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本身又接受科学教育,是个无神论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尸体,都已经见惯不怪,是故也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在技术层面上讲,尸体白骨化,会给检验取证带来不小的难度,肉身的腐坏带走的不仅仅是肌肉和脏腑器官,更带走了许多能够反应死者生前形态的证据。

比如体表的痕迹,比如内脏是否受损,比如胃内容物等等,这些东西都能够为破案带来直观或间接的证据。

可白骨化了之后,这些东西也就随之消失,能够检验出来的也就变得更少。

但对于杨璟而言,尸体白骨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这也是他比较擅长和惯用的检验方法,可在这个年代,即便这些尸体还查不出身份,但也由不得他胡乱解剖,而白骨化之后,他不需要解剖,就能够直接观察到骨头上留下来的痕迹。

如此一想,杨璟也就多了几分信心,眼前的白骨已经由张证等一干仵作清理干净,由于埋藏的时间很长,其中一些骨头氧化很严重,已经发脆,杨璟也变得小心了许多。

通常情况下,新亡的死者骨头会带着黄白色,经过腐烂氧化之后,会变白,如果没有棺椁保存,土壤中的金属成分等作用之下,也有可能会使骨头发黑。

而一些文学或者影视作品里头,将骨头发黑当成检验死者是否中毒的标准,并不太准确。

古时的人比较简单粗暴,下毒一般用砒霜之类的剧毒,但砒霜其实也不是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