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断狱> 第六百一十一章 红夷别吉趁乱掌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一章 红夷别吉趁乱掌权(1 / 6)

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征伐天下,其军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在蒙古帝国之中,实行部落兵制,一般而言,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的男丁,都得当兵,跨上马背便能战斗,下了马之后便从事牧畜甚至屯田。

蒙古帝国最为正统的自然是蒙古军,早先说过的探马赤军乃是蒙古军的精锐骑兵,至于汉军和新附军,则大多是步军。

不过随着蒙古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大,蒙古直系的兵源严重不足,他们只能吸纳比较忠诚的色目人和汉人精英,加入到探马赤军之中。

这些军队的编制也很简单,分为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以及牌子四个级别。

虽说是万户府,但实际上一个万户府也就只有三到七千人左右,千户所则是三到七百人,而牌子则指十户左右。

各级的首领也相应地授予万户、千户、百户和牌子头等统领头衔。

当然了,这些都是蒙古亲军的编制,在那些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和千户所之中,又增设了达鲁花赤,其实就是监军,专由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来担任。

至于万户府之上,有时候会设置都万户府或者大都督府,侍卫亲军则会在千户所上设置一个指挥使司,以此来加强军权的掌控和管理。

蒙古帝国这套军制是经过了实践与考验的,简单明了且实用有效,或许并不是最科学的,但绝对是最符合蒙古人的。

在急剧扩张的过程中,蒙古帝国的本族人口,根本就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所以他们渐渐从战斗者,演变成了管理者,支配和指派俘虏或者投降的汉军或者新附军,来代替他们进行战斗或者管理地方。

淮北地区的蒙古军队,便大多以汉军和新附军为主,配以少量的蒙古本族探马赤军。

淮食军作为淮北的要塞,里头的蒙古军其实并不少,然而让宗云如此大杀一通,将新大王都给枭首,还挑在王旗大旆上四处招摇示威,厌胜军和太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