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魏宫廷> 第938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8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2 / 5)

地。

但是后来,壶关失守、长子城也失守,魏人只能向南撤离,在如今的天门关与孟门关一带重新建造关隘。

再后来,魏国连天门关与孟门关也丢了,彻底失去了上党这片肥沃的国土。

因此,作为一名魏人,作为魏国的皇子,赵弘润其实非常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夺回曾经的失地,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将百余年前魏韩两国在上党郡境内对峙时期的古老地图,拓印下来,带在身边。

而眼下,泫氏城已被他赵弘润所攻克,长子城就在眼前,赵弘润是多么希望能挥军往北,夺回长子城这座曾经属于他们魏国的城池。

但是,他麾下的军队没有军粮了。

十万肃王军,每日的军粮消耗,相当于一座用粮谷堆积而成的山丘,相当夸张。

肃王军的后勤运输,走的是皮牢关这条路线:魏国国内,由户部与兵部联合组织的运输军粮的民夫队伍,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到前线。先运到临汾,再从临汾县经唐县、皮牢关,最终运到肃王军军中。

值得一提的是,肃王军的军粮,一般以速食或者即食食物为主,比如炒米、羊饼、肉干等等。

这是赵弘润提倡的,毕竟他麾下的肃王军,因为训练有素而且配备魏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因此进攻力非常强悍,这就导致肃王军往往能在几日内连续攻克数地。

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觉得某位肃王擅长速攻战、远袭战。

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后勤粮草供应不上。可能在某个时期,负责运粮的民夫队伍,速度甚至还没有在前线攻城拔寨的肃王军的速度快。

为了避免延误战机,赵弘润提倡速食性的军粮,用炒米、羊饼、肉干等方便储藏,且不容易变质的食物作为军粮。

不可否认,这种用猪油炒过的炒米,亦或者用羊油煎过的羊饼,方便携带而且耐饥,一名士卒往往吃一小捧炒米,或者啃一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