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魏宫廷> 第1197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7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势(1 / 6)

渭南,顾名思义即渭水之南,在秦国覆亡陇西的同时,另外一部分秦国军队,则将手伸向这里,因此与长久生活在渭水一带的乌边部落发生了冲突。

就像羯角部落的大族长比塔图意识到了魏国的威胁,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也意识到了秦国的威胁,遂拉拢当初居住在河西的羌胡,组成联军共同对付秦国的军队。

这支联合针对秦国的联盟——姑且称为渭水联合,曾一度给秦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当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在魏公子润初次征讨羯角部落期间,取得了羷部落的支持之后。

为了应付来自三川以及河西的威胁,秦人在渭水之南建造了一座堡垒般的城池,即下邽,用来防御乌边骑兵与河西羌胡骑兵。

待等到陇西魏氏覆亡,魏氏残余氏人在南梁王赵元佐的引领下投靠中原魏国,秦国在迅速占据了陇西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渭水联合。

随着秦国的出兵,乌边部落率先被打残,余众在其族长切拉尔赫的带领下,不得不放弃渭水平原,向东迁移、投奔当时欣欣日上的川雒联盟。

乌边部落被击败,仓皇东逃,这引起了河西羌胡的恐慌,在当时秦军主帅秦少君的怀柔策略下,一部分河西羌胡被说动,成为了秦国的附庸,替秦人放牧战马、牛羊。

而在此期间,华阴平原的羷部落,则接替乌边部落,扛起了阻挠秦国入侵三川的重担。

相比较乌边部落,羷部落更强大,秦国军队在渭水平原上与羷部落的羯族骑兵经过多次战争,却始终讨不到便宜。

一直到羷部落的老族长费扬塔珲过世,原头领鄂尔德默接掌大族长的重担,导致羷部落爆发内乱,秦军这才有机会打败羷部落,真正将手伸入了三川。

而在这段战争期间,渭南下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等同于秦国的东边屏障,因此也称作秦东。

不过最近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