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十六章 四份名单(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四份名单(2)(3 / 5)

太后的陵寝。

这个统治大清朝长达半个世纪的老太后,一生卑躬屈膝,视列强瓜分中国而不顾,当真应该千刀万剐。不仅如此,她还是个奢侈的主儿,经常在挪用了大半个国库之后,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她的地宫兴建于清末,工程前后耗银将近三百余万两,持续十四年,直到她死前才完工。据说,慈禧的地宫的豪华程度,连紫禁城都难与为匹。

二十世纪前后,经过土匪和军阀的历次劫掠,地面上各座陵寝的陈设珍品所剩无几,剩下的唯有深埋于地的

慈禧地宫。这时的一份神秘笔记很可能帮了孙殿英的大忙。据传当时有一份《爱月轩笔记》,是晚清太监李莲英口述,由其侄子执笔写下的。它详细记载了慈禧地宫中各式各样的陪葬品和无价之宝。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慈禧的地宫就成了孙殿英的首要目标。

慈禧的地宫上方,堆砌着高大的方城明楼,后方则依山而建。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入口,要想进入地宫是十分困难的。

从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为自己修建地下宫殿开始,历代帝王都极度重视地宫的修建,那是他们灵魂转世的场所,是盛放棺椁及殉葬财宝的地方,是帝王墓冢中最神秘的环节。为了防盗,他们堆起高高的封土,修建坚固的城墙,设置数以千计的守陵士兵,制订最为严苛的法律,为保守秘密甚至不惜坑杀数以千计的工匠。而慈禧的地宫则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在防盗措施上不可谓不处心积虑,防备周详。

可即便如此,还是阻挡不了孙殿英的利欲熏心。于是,在驱散了旁人之后,这场震惊中外的特大级盗墓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起初,士兵们并不知道地宫入口,而是遍地开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他们挖掘的痕迹,可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孙殿英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偷天换日之计根本瞒不了多久,眼下时间紧迫,要是如此兴师动众却一根鸡毛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