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传奇> 第七百四十二章 难得的决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四十二章 难得的决心(1 / 5)

皇太极看着满脸兴奋的范文程,显得有些过于的冷静了。

崇祯九年、崇德元年以及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的两次入关劫掠,均遭遇到惨败,大明的郑家军已经成为八旗的梦寐,况且郑家军还驻扎在金州和复州一带,随时都能够觊觎盖州、耀州、海州等地,甚至能够威胁到鞍山和辽阳等地,一旦辽阳等地出现危险,那么大清国的都城沈阳也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了。

大明的崇祯皇帝与郑勋睿两人成为了死对头,这个消息的确非常重要,可不管怎么说,郑勋睿都是汉人,一旦锦州或者宁远等地出现危险,谁知道郑家军是不是会出动,要是大清国的主力悉数都集中到辽西去了,郑家军从辽南的金州和复州一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么大清国的都城沈阳将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这岂不是动摇了大清国的根本。

作为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目前的形势,相对于大清国来说是最为有利的,大明朝廷内部问题不断,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正在中原造反,声势愈发的浩大,这必定牵扯大明朝廷的绝大部分兵力,且崇祯皇帝与郑勋睿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郑家军轻易是不会出动的。

开封府城失陷,大明的五省总督孙传庭阵亡,郑家军并未出动,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清国若是失去了这个机会,等到大明朝廷彻底剿灭了流寇,国力渐渐的恢复起来,想要展开进攻就更加困难了。

理论上说,最好的进攻时机,就是大明的崇祯皇帝与郑勋睿彻底的翻脸。导致大明王朝出现巨大的内乱,那个时候大清国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进攻中原了。

可皇太极不这么看,他内心之中最为恐惧的就是郑勋睿真正的掌控了大明王朝。到了那个时候,大清国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了。这方面有例证,大清国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年父皇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开始创建如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