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秦吏> 第368章 雄心壮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8章 雄心壮志(1 / 7)

秦始皇在邽县(gui)停留了很长时间,从四月上旬一直呆到四月底。

他在这里等两件事,其一,便是群臣对“西拓”的看法。

不出皇帝所料,除了乌氏倮反对外,包括李信在内的三郡守、尉,内史腾,还有蒙恬都上疏表示支持。连远在咸阳的御史大夫、廷尉也赞同充实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固本之策,但对于开拓胡戎之地,觉得可以再斟酌一番。

其实皇帝的目光,也曾在西北停留,河南、河套之地,亦是他的目标之一。

但他的看法和黑夫相反,认为月氏、匈奴尚强,有控弦之士数万,军事力量不亚于一个冠带之国,想要征服,恐怕要动用数十万兵力才行。

而百越羸弱,传檄可定,所以他称帝以后,打算先南后北。

直到黑夫献上了行军日记《南征记》,秦始皇翻阅以后,对南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江南,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广袤,从豫章北部到南部,就要走一个多月,而且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得靠将士一边砍树一边前进,损耗极大。

可想而知,岭南的环境气候,比豫章更恶劣,这场还未开始的战争,比秦始皇设想的要艰难许多。

这丝犹豫,在黑夫改弦易辙,认为南下应缓行,当先伐西北时加大了。

秦始皇再膨胀自大,也知道两边同时开战是不现实的,必然要分一个先后。

南征,除了征服欲外,无非是为了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这些珍宝能满足他的收藏癖,亦能让少府多赚不少钱。

而西拓,则可占据河西、河套、河南地丰美的草场,为国家增加三处大牧场,亦能报胡戎百年侵扰中原之仇。

后者之利显然大于前者,皇帝心中的天平慢慢偏向西拓,而自从巫稚为他解梦后,天平更是完全倒向了西面!

如此想着,秦始皇放下了手边的奏疏,让谒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