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秦吏> 第404章 国之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4章 国之大事(2 / 6)

地祇方面,主要是山川,有“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说法,比如秦国祭祀华山等四座名山;晋人祭太行、王屋、霍太三山;齐人有蓬莱、瀛洲、方丈这三神山,另有“八主”之神;楚人也有巫山、冈山。

至于天神之祭,除了大家都认可的“昊天上帝”外,所封疆域,皆有分星,大家认准自己国家的天际分野,可不能搞错了。

秦始皇一天下后,便发现,虽然政治归一,车同轨书同文了,但各地祭祀却还是各行其道。

始皇想要的统一,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为了整合文化,从称帝之初,他便开始着手制定礼乐祀——那七十多儒生博士可不是吃闲饭的,他们帮秦始皇做的,便是统一天下礼仪、祭祀。

首先是山川,秦朝官府汇总天下山川,以秦关中的七大名山加上关东的五大名山,形成“十二岳”“四渎”,这是官府承认的山川祭祀体系,每年隆重祭祀。

至于没入选的山川诸神,也没有贸然一棒子打死,虽不领于天子之祝官,但郡县官民可以酌情祭祀,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不能怠慢了。

山川是搞定了,但人鬼却有些麻烦,因为各地常祭祀地方鬼怪、名人,实在是太多了,统统视为淫祠?有一刀切的嫌疑,一一辨别却没那么多人手和功夫。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诸多地方奇祠、淫祠,没得到官府承认,百姓祭祀祷告,官府也不怎么管。

但李牧祠不同,因为他曾是秦的敌人,生死大敌!

秦始皇尤其记得,李牧,这个名字无数次出现在前线军报里,伴随而来的,便是秦军的两次大败……

那是秦始皇十三、十四年的事情,那段时间,王翦阏与之战大败赵军,秦将桓齮(yi)又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赵国一副无力抵抗的模样,秦国朝野一片喜气洋洋,只觉得灭赵指日可待。

唯独赵高对秦始皇说,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