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八章 经略西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经略西域(1 / 9)

隋炀帝无疑是个具有雄才大略并且野心勃勃的皇帝。他的眼光不仅盯着内地,也盯着边疆,跃跃欲试地准备着开疆拓土,威加八方。出巡塞北以后,大隋王朝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已经稳固下来,这时候,隋炀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西方。西域,那是传统的丝绸之路延伸的方向,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擅长经商的民族。当年,汉武帝曾经把汉朝的势力发展到这片土地上。那么隋炀帝打算如何解决西域问题?

一、裴矩献策

隋炀帝当上皇帝之后,建东都、下扬州、巡塞北,把东、南、北三个方向都视察了一遍。按照这个思路,他下一步会向哪个方向出手?西方。没错,隋炀帝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域。

所谓西域,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西域是指从甘肃玉门关、阳关往西,直到葱岭(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基本以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主体。而广义的西域则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西亚乃至南亚。

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曾经征服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但是后来汉朝衰落,接着又经历了漫长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自顾不暇,当然也就没办法顾及西域了。

现在,隋朝已经统一了中原,隋炀帝更是雄才大略,自比汉武帝,一心要打造盛世,重现汉朝的辉煌。这样一来,西域进入了他的视野,成了他的新目标。只不过,在此前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活动时,似乎只是隋炀帝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显得特别个人英雄主义,而这次经营西域,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一个大臣协助乃至推动的结果。

这个大臣名叫裴矩。在隋炀帝时期,裴矩算是一个难得的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众所周知,隋炀帝是个眼高于顶的皇帝,一般人都不入他的法眼,裴矩怎么就能让隋炀帝听他的意见呢?因为裴矩也是一个奇人。

裴矩本来是北齐人,出身于著名的河东裴氏,从小父母双亡。裴矩是个自律的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